感恩節火雞初體驗

13 December 2019
感恩節火雞

上個月月底是感恩節,一個十足北美 style 的節慶,大意是當年從英國坐五月花號探險過來的清教徒成功活下來並豐收後,邀請當地印地安人原住民等到家裡吃吃喝喝,感激他們在這片土地上耕狩的指導,後來加拿大人訂在 10 月第二個星期一,美國人選在 11 月第四個星期四作為感恩節,流傳至此。

類似台灣人過年要吃魚,美國最廣為人知的食物則是火雞。

過年嘛,大家都準備聚在一起,免不了有各種
「你感恩節要幹嘛?」
「你感恩節要吃啥?」
之類的問題。

感恩節火雞大餐

當亞洲人說出的感恩節活動包含『烤火雞』時,通常可以理解為兩件事,一是這人可能正徜徉在一段全新的關係,新的學期、新的情侶、新的夫妻、剛劈腿新人,總之一切都還在心跳加速,什麼麻煩都好有趣尿可以滴床上的那段時光。二是嫁入豪門後需要定期武力展示新買的鑄鐵鍋跟廚房,那這種人妻通常會考慮比較不麻煩的雞種,反正志在合影,能舉起兩條雞腿比 YA 的食材都是符規的,首推田雞。
 
當亞洲人聽到別人要烤火雞的時候,這部分就跟當兵有點像了,必須使用「我八年前」或「我表弟他同學」作為對話的開頭,搭配一堆沒人想聽的災難,分享當年忍痛淡出烤雞圈的成因。

「我八年前烤了火雞,後來的兩個禮拜都跟當時的前女友忙著吃剩菜,之後我感恩節只吃牛排。」
「我表弟他同學去年在家烤火雞,聽說一屋子高材生搞到凌晨還沒飯吃,今年大家訂了北京烤鴨。」
諸如此類的。

火雞是誰?為何這料理如此令人聞風喪膽?

感恩節火雞大餐




各位知道火雞有多大嗎?
過節想烤雞,你必須提早前往超市預定,以免感恩節當晚餐桌上出現一個難以彌補的橢圓形空位。問題來了,台灣人跟火雞的距離太近,每次我們看到火雞時已經是火雞肉飯那個雞絲 Level,這種要從洗頭開始的,到底該從何買起?

答案是重量。

去到超市,人家第一個問題就問你今年打算烤幾磅,先分量級,跟打奧運一樣。冰櫃裡的火雞們已經清理乾淨,從 8~10 磅一直到 26~28 磅都有,平常沒在重訓或吸食海洛因的人,估計妳對磅數也沒什麼概念,原則上可以記 1 lb = 0.45 kg,就算選最小那隻都差不多得扛一包米回家吃掉的概念。

感恩節火雞大餐

為避免烤出一堆橡皮筋,雞烤之前得鹽醃三天,三天後洗乾淨放上烤盤,把準備好的填料(炒過的香料蔬菜麵包丁等物)塞入雞身,雞皮拉開塞入蒜味奶油,外皮抹上楓糖,送進預熱完成的烤箱。

以上這小小一段食譜,實際備料跟操作其實大費周章,再加上現在的對手是平常 Costco 烤雞的五倍大,對一隻滑溜的生火雞炒啊塞的,眾人群策群力至少也得搞上兩三小時。

因此聰明如超市,在民眾買雞的時候提供了一個財富與羞恥心的分水嶺,那就是他們供應另外兩種版本,一種是連填料都塞好可以鋁箔轎一扛回家直接進烤箱的,以及 -- 令人尖叫的去骨火雞胸肉精美款式!

可惜親友為富不仁,堅持感恩節晚餐就是要 end to end 親力親為,好東西今年無緣體驗。

(依然拍了一張跟大家分享,右下角的就是去骨火雞胸肉,由於少了雞翅跟雞腿,看起來比較像異形)
感恩節火雞大餐

火雞進烤箱之後開始製作蔓越莓沾醬,大概每隔半小時一小時要把雞拿出來,用奶油跟楓糖輪流刷洗再放回烤箱。就這樣進進出出四五輪,差不多家人話講一講開始起口角,小孩開始歡,大家零食吃一吃想打電話叫 Pizza Hut 的同時,雞出爐了。

ok 欣賞一下,年度火雞。

感恩節火雞大餐

以上為 2019 年度火雞大記,明年別忘了回來收看無骨田雞料理,感恩節快樂。

No comments: